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以“航天品质”为核心,聚焦智能制造与航空航天领域,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、兼具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。专业立足地方经济与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求,注重系统思维与生产实战能力培养,使学生能够胜任生产规划、质量管理、流程优化等工作,成为工业工程领域的质量工程师、生产计划工程师或管理咨询专门人才。
专业前身为2004年开设的“工业工程技术”专科(原“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”),2016年升格为本科,是广西四所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工科院校之一,支撑学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“管理科学与工程”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教学团队及成果:工业工程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现有专任教师15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4人、博士4人,教师团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。近5年,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8项(含国家自科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)、省部级项目10余项,发表SCI/SSCI论文10余篇、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,教研成果获广西教育厅重点支持。
主干课程:管理运筹学、统计学、基础工业工程、人工智能与管理学、生产计划与控制、设施规划与设计、人因工程、质量管理、项目管理、管理信息系统、管理系统工程、机械制造基础、电工电子技术等。
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:专业建有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、人因工程实验室,配备智能制造仿真系统、人机交互实验平台、生产流程优化软件等先进设备,开设实验课程包括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、精益生产与布局设计、可靠性实验等。校外重点合作基地涵盖航天制造企业及智能制造工厂,为学生提供生产计划、质量管理、系统优化的实战平台。

图1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缩影
育人成效:近三年,学生累计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,包括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、广西IE论剑大赛三等奖等。2023年,宋炜铭同学团队斩获“互联网+”大赛金奖,张泽鸿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,展现了专业培养的卓越成果。3人获得“见习工业工程师”职业资格证书,通过率100%。

图2 2024年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“挑战杯”的金奖证书

图3 工业工程学生获得的“见习工业工程师”资格证书
专业依托与特色亮点:
广西重点培育学科:管理科学与工程(智能制造方向)
校企合作平台: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(广西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)
科研支撑: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“泛在异质的终端智能物联关键技术”
航天特色:聚焦航天制造系统与智能生产线优化,培养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
就业深造: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领先,主要任职于航天企业、智能制造工厂、电子通信行业及政府部门,从事生产工程师、运营管理、工业咨询等岗位。
(点击下方图标直达学院官网,了解更多信息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