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、欢迎访问本网站!
物联网工程(本科,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)
录入:    发表时间:2025-06-03

一、专业介绍

物联网工程专业前身为计算机网络技术,2011年获评广西区优势专业,2016年开始本科招生,同年建设“思科-桂航产教融合协调育人基地”,2019年获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。2020年,依托本专业建设的“桂航-青软大数据产业学院”开始招生运行。2022年获得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3年获得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专业。

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,高级职称5人,博士6人 ,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5人。教师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工程实践,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,积极探索“三全育人”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。

本专业获教育部第二批“1+X”传感网应用开发试点专业、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、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,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,区级教改项目7项,本科优秀教学质量奖4项,校级重点课程4门,出版国家级教材2部,公开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。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50余项,教师指导学生完成30余项横向项目的研发,获知识产权50余项。


二、培养目标

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,立足广西,面向粤港澳大湾区,依托大湾区领先的电子信息领域,培养基础扎实、专业过硬,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、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,在物联网行业从事技术开发、测试和管理,具有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物联网人才。

专业贯彻OBE工程教育理念,建设优质教学资源,改革课堂教学方法。建设“5+4”核心课程教学团队,课程建设融合“企业资源+数字资源+思政资源+平台资源”,从教学平台、案例库、微课视频等方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;借助智慧树、U+新工科智慧云等平台,构建 “三合双向三阶段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,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。

专业构建“竞训结合,项目驱动”的第二课堂,促进创新意识培养。基于“实训+竞赛+科研”构建分级式、系统化的第二课堂,形成学生主导、教师指导、企业参与、以老带新的竞赛团队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、以研促赛,使学生在做中学、学中创、研中赛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。

三、主干课程

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围绕物联网设备、网关、云平台和客户端等方面设计。物联网设备方面设置的课程包括硬件设计、嵌入式、单片机、传感器原理、RFID原理及设计等;网关方面设置的课程包括通信技术、传感网组网、路由与交换、智能网关技术等;云平台方面设置的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、物联网数据处理、服务端系统开发、服务器运维管理等;客户端方面设置的课程包括前端开发技术、移动开发技术、应用软件设计等。核心课程包含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两个方面,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数据库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、数据结构,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与设计、RFID原理及应用、物联网通信技术、工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。

四、就业方向

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,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。遍及智能交通、环境保护、政府工作、公共安全、平安家居、智能消防、工业监测、环境监测和情报搜集等。就业岗位主要围绕嵌入式开发工程师、物联网开发工程师、物联网平台开发工程师等等,就业企业主要有华为、海尔、百度、三大运营商、小米、深信服等。

薪资待遇方面,按照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来统计,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员岗位工作的技术人员,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6300元,工作1-2年平均工资8950元,3-5年平均工资9540元,6-8年平均工资10790元,9年及以上平均工资12830元。从薪资总体区间的分布来看,10000-15000元的人群占比最高。

(点击下方图标直达学院官网,了解更多信息)

招生咨询

 

电话: 0773-2253028

电子邮件:zsbgs@guat.edu.cn

地址信息

 

桂林市金鸡路2号

 

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招生办公室

招生网二维码

   学校官微二维码

招生小程序二维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opyright ©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招生办公室

当前在线人数 0
浏览次数: